全国服务热线:

028-86621116

食堂采购

重庆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 袁家军胡衡华等回答记者提问 王炯张轩参加

发布时间:2024-03-16 15:10:46 发布来源: 安博棋牌

  重庆日报北京电 (记者 杨帆 王天翊)3月5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中外媒体把目光投向重庆代表团,进一步探索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进展成效和发展蓝图。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袁家军,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轩,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李毅,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阎晓明,民政部副部长李保俊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炯主持。

  重庆代表团住地会议厅里,记者区座无虚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彭博社、英国金融时报、今日俄罗斯、日本经济新闻社、新加坡联合早报等112家境内外媒体、186名记者参加开放团组会议,记者们争相提问,在与代表的一问一答中,新重庆跑起来的实干争先新气象让人印象深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向袁家军代表提问:重庆今年“新春第一会”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了进一步的系统部署,是基于什么考虑?重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担当和作为?

  袁家军首先对中外媒体记者参加重庆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表示欢迎,感谢大家对重庆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袁家军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是重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自身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2023年我们召开“新春第一会”,明确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部署实施“十项行动”,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改革、重点项目、重大政策、重大平台,一体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国家战略落实落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今年重庆继续以“新春第一会”部署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目的是深入贯彻习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部署,持续发出举全市之力推动“一号工程”的强烈信号,坚持全市域融入、全方位推进,迭代升级“十项行动”,川渝携手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着力打造标志性成果,唱好“双城记”、打造增长极。

  去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就下一步经济发展新的着力点,胡衡华代表回答了香港商报记者提问。胡衡华说,按照市委部署,到2027年重庆直辖30周年之际,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要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这一目标“跳一跳”是“够得着”的,对此我们有信心,将重点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持续扩大内需,稳定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以消费扩容提质带动相关领域投资,通过以旧换新、制定便捷超充行动计划、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举措,推动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二是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新一轮工业公司技改工程,促进数实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三是提升通道枢纽功能,实施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年行动方案,持续释放“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效应。四是促进就业增收,实施“就在山城”“稳岗扩岗”“渝创渝新”工程,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和产业孵化园,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更好满足青年群体高质量就业需求。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习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国日报英籍记者就此向袁家军代表提问:重庆作为制造业重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和整体考虑?

  袁家军说,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重庆具有超大规模城市、工业基础良好、综合交通枢纽、巨大发展空间、宜居宜业、生态环境、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优势。我们着力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起的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构建“416”科学技术创新战略布局,实施“渝跃行动”和新重庆引才计划,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建设,在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等领域寻找突破口,加快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扎实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重庆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和长江黄金水道协同联动,更好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紧扣国家“双碳”目标,建好用好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供应链,加快绿色科学技术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陈鸣波代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关于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有关问题。陈鸣波说,近年来,重庆牢记中央赋予的重大使命,加快打造西部金融中心,金融支柱产业地位凸显,消费金融等新业态发展全国领先,金融业对外开放亮点纷呈,中新跨境融资累计超过210亿美元,法人保险、外资银行数量均居西部第一。下一步,重庆将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提升金融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金融与现代产业、国家战略深层次地融合,全力发展普惠金融助企惠民,疏解金融资源配置梗阻,不断的提高集聚辐射、数智创新、开放引领、服务实体经济、风险防控等核心能力,加快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四梁八柱”。力争到2027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5%以上,形成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更好助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关于重庆推进“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新亮点新成效,胡衡华代表以三个产业为例,回答了人民日报记者提问。一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庆坚持高端化、智能化、新能源化方向,按照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思路,布局了长安、赛力斯、庆铃等10多家整车企业,安意法功率器件等一批零部件项目落地,产业生态逐步形成,市场反响很好,去年汽车产量全国第二,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汽车出口额增长51.9%。二是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我市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育龙头、建平台、强科技、创品牌、优生态,打造了一批“爆品”,规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增至886家、总产值超过2500亿元,青菜头、小火锅成了大产业。三是软件信息服务业。我市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栽好梧桐树、吸引青年人、点亮满天星,去年新增从业人员9.8万人、新增软件企业近7000家,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增长18.9%,人气聚起来了、楼宇用起来了、产业兴起来了。总的来看,重庆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取得了初步进展,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迈出了坚实步伐。

  如何将更多高质量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新质生产力?面对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史浩飞代表说,将高质量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整个产业链的“接力跑”。一是加强科技领军企业的基础研究能力。通过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引导科技领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协同,共享前沿科技成果。二是提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供给。从国家层面加强组织和协调,将关键共性技术作为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健全平台体系、引导多元资源投入,强化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供给。

  光明日报记者向陈鸣波代表提问:作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重庆在推进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方面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有什么新举措新打算?陈鸣波说,重庆与沿线地区携手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出海出境能力跨越发展、物流枢纽功能显著提升、通道经济蒸蒸日上,通道功能效应越来越强、发展形态趋势慢慢的变好。下一步,将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做足“通道+经贸+产业”文章,努力实现“五个新突破”。一是通道运输新突破,完善交通物流网络,进一步降本增效。二是通道经济新突破,打造西部国际开放合作平台,构建标志性合作产业链。三是通道贸易新突破,实施“渝车出海”等计划,扩大特色农产品进口,培育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四是通道服务新突破,提升通道规则制度“软联通”水平,培育优质市场主体。五是数字通道建设新突破,推进设施数字化改造,打造智能应用场景,为通道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赋能。

  中国新闻社记者对非公有制企业在数字重庆建设中的作用和数字化赋能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十分关注。陈玮代表在回答有关提问时说,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灵活性高、场景化应用经验比较丰富,既能在数字重庆建设中积极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形成点上突破,又能快速理解核心业务,串联和构建“综合场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优化产业资源配置能力。针对数字化赋能企业转型升级,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政府侧推动产业共性数据资源体系的建设,促进产业领域的数字化创新,企业侧结合行业特点和业务场景综合研判,制定转型战略。另一方面要激发头部企业引领效应,以“个转”带“链转”,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链协作模式。

  重庆坚持把改革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变量,以数字重庆建设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新华社记者向袁家军代表提问: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推进数字重庆建设中的最大特色是什么?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方面有哪些系统考虑?

  袁家军说,重庆深入贯彻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动力、添活力、防风险、促发展。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按照最快系统部署、最小投入代价、最佳实战效果、最大数据共享要求,构建数字重庆“1361”总体构架。坚持以数字化引领现代化,全方面提升党政机关整体智治能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能力、服务美好生活能力和现代化治理能力,着力打造引领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市域范例。坚持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出政府侧、产业侧、社会侧、企业侧“四侧”融通,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完善产业图谱,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袁家军说,我们强化多跨协同、系统集成,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明确管党治党、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民主与法制、文化建设和平安法治6条改革赛道,全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改革标志性成果。扎实推动国企改革攻坚、园区开发区改革攻坚、政企分离改革攻坚、国有资产盘活“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有媒体记者向袁家军代表提问,希望了解他在航天系统的工作经历与现在在地方党委工作的最大不同及面临的挑战。袁家军说,航天工作和地方工作都是复杂巨系统,需要树立系统思维、强化系统观念,建立重大风险闭环管控体系和有效机制,以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18时30分许,重庆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比原计划延长近1个小时结束,不少记者仍停留在会议大厅,争相就关心的问题邀约代表深入采访。

  高质量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幸福的发展,是解决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要加强医疗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完整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建立联合监督执法要情工作清单、推进问题线索跨部门联合处置,同时要建立重大案件督办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以及建立健全监督执法结果协同运用机制。

  在山东省惠民县桑落墅镇一处“百姓健身屋”,群众在健身。利伯曼说,如今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再有太多活动,但保存能量的进化本能任旧存在,因此不想体育锻炼“是完全正常和自然的”。

  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迭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并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有一段时期,维生素D被说得像是一种“灵丹妙药”。一个世纪前,人们开始用维生素D来治疗佝偻病。佝偻病是一种儿童疾病,会导致骨骼脆弱和变形。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创新,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起的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月13日,由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主办的人形机器人大赛暨未来产业揭榜挂帅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赛。

  12日,中国海油公布消息称,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广东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建造完工。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学技术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人工智能可落地场景非常多,从挖掘客户痛点需求,到提供完整端到端的技术、产品、平台方案,需要比较长的周期。未来,我们将持续努力,让人工智能助力美好生活。

  未来,我们计划在天津建立一个气象中心,用我们自己的数据,为全世界用户更好的提供定制化气象服务。

  生态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一,是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结合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前不久,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作为科普场馆类入选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学技术研发应用”“制定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无论是颠覆性技术自身的创新突破,还是利用颠覆性研发技术新产品、实现新产品的大规模应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力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创造更多新产品,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会更加强劲。

  闫建斌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围绕紫杉醇生物合成及相关工作,他带领团队钻研了近10年。

  相关研究成果日前以《单分子自由基中量子自旋转换的调控》为题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

  如何进一步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经络”?如何充分的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进行探讨。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特点是创新。从AI、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推动生产力革新突破,进而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当前,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商业应用正在加速落地,已成为数字化的经济领域的新兴起的产业之一,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仍不完备。建议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构建安全完备的AI治理政策体系。

友情链接 安博棋牌 安博娱乐登陆官网 安博APP下载地址
-->
Copyright© 安博娱乐登陆官网_安博棋牌APP下载地址 © 2019-2020 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0407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