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来两条狗鱼!要多加辣,烤得酥酥的!”“有股子松木香,一条底子不够吃!”5月30日,在福海县杨娃子烤鱼店内,门客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举起手机摄影打卡。还有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尝烤鱼的甘旨。只见店东杨庭忠将腌制好的鱼铺在炭火上,跟着温度上升,金黄的鱼皮逐渐泛起油光。他凭仗一手绝妙的烤鱼技艺,成果自己的致富路。
5月30日,杨娃子烤鱼店,烤制完结的狗鱼,喷香诱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1998年,杨庭忠和妻子面临着再就业,恰逢当地鼓舞旅行业开展,夫妻俩在乌伦古湖海边夜市支起铁皮烤炉,烤制本地特产狗鱼、五道黑等,没想到榜首炉鱼就卖爆了。“我是榜首个尝试做烤鱼的商家,那时候游客尝鲜,一条鱼能分着吃,吃完还要再打包带走一份。”杨庭忠回想。他发现本地人爱吃新鲜鱼,游客却更钟情便于带着的鱼干。所以每天早上七点,他和爱人起床杀鱼、腌制、暴晒,夫妻俩的手被鱼刺扎得满是创伤,这份坚持换来门客们的口口相传,有人开车上百公里来尝鲜,有人吃完后直接预定几公斤鱼干带走。
到2000年,杨庭忠小摊日均卖鱼量从20公斤飙升至200公斤。跟着生意火爆,他发现新鲜鱼易烤焦,便实验出“半干腌制法”——活鱼现杀后以秘制调料浸泡数小时,再悬挂通风处风干4小时,最后用红松木锯末熏烤。“处理后的鱼肉更有嚼劲,还带着松木香,便于保存,许多门客经过快递预定真空包装礼盒。”
近年来,福海县旅行业鼓起,杨庭忠自动对接旅行社,将店肆归入游客打卡道路,店肆常常经营至深夜。在冬捕节期间,烤鱼单日销量可达700公斤,全年销量20余吨。2007年,在当地工商局协助下,杨庭忠注册“杨娃子烤鱼”商标。“曾经怕被仿照,现在期望更多人记住福海滋味。”杨庭忠说,上一年女儿经过网上出售,线万元。
曾有企业提出协作,经过机器批量生产烤鱼,被杨庭忠回绝。“流水线做的鱼没魂灵,不想毁了自家招牌。”他仍坚持手艺腌制、天然风干,每天限量供应。福海县餐饮协会会长张海疆说:“现在,全县有近50家烤鱼店,且各具特色,烤鱼渐渐成为当地旅行招牌,也构成‘游乌伦古湖,品福海烤鱼’的美食口碑。”
眼下,杨庭忠正紧锣密鼓地谋划厂房扩建事宜,但一直坚守着“手艺制造”的中心准则,“我最大的愿望,便是让每一位品味过咱们烤鱼的游客,都能经过这份甘旨记住福海、爱上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