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招股书来看,2022年、2023年、2024年,巴奴的人均消费分别为147元、150元、142元。其间,一线城市顾客人均消费分别为183元、179元、165元,怪不得小新我总感觉吃巴奴俩人400块都吃不饱啊!
之前,巴奴的18元5片(其实便是9元5片)马铃薯就被我们质疑,啥家庭啊,吃一片马铃薯掏3块钱。
虽然巴奴解说了这款马铃薯“富硒”,可是说破大天去,它也便是个马铃薯,三块钱都能买两斤了。
即使2025年一季度,巴奴的客单均价降至138元,比较去年同期降了10元,但这一客单价水平,在火锅商场仍然是肯定高位。
其实它的盈余水平并不高。以2024年为例,净赢利率仅5.33%,远低于同年海底捞10.99%的水平。
海底捞有超千家门店,经过收购和本钱操控降低了运营本钱,它的底料厂颐海世界甚至都上市了。
比较之下,巴奴现在全国仅有5座中心厨房、1家底料工厂,门店规划小、话语权弱,收购本钱或许高于海底捞。
并且巴奴也一直在尽力紧缩本钱,巴奴的兼职和外包人员相当多。(到本年3月31日,兼职和外包职工分别为3168和6124人)小新大胆猜一下,这部分人或许不用上社保。
特别是本年,巴奴也被逼降价,但是由于规划效应没有上去,原材料的本钱没有同份额下降,所以赢利空间被进一步紧缩。并且在2025年第一季度海底捞为 4.1次/天,巴奴为 3.7次 /天,也便是说巴奴的赚钱功率不如海底捞。
现在摆在巴奴面前的问题也挺扎手,降价嘛,赢利空间被紧缩、还守不住差异化;不降价嘛,或许会丢失客源,那就只能先上市回点儿血了!